在上海,传统殡葬方式越来越跟不上需求了。全市公墓的土地就那么多,每年还有不少人离世,照现在这用法,顶多再撑20多年。墓地价格又高,不少家庭送别亲人时,都犯了难。
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草坪葬作为一种新的生态安葬方式,慢慢被更多上海家庭接受。把骨灰埋在草坪下,既省地又环保,还能用一种自然又诗意的方式,给生命画上温暖的句号。
前期筹备:从了解到拿主意的关键步骤
想好自家的需求和预算
草坪葬的费用大概在3万到8万之间,具体多少,得看墓园的位置、草坪大小这些因素。跟传统墓地比,价格优势挺明显的。
而且上海对选这种节地生态葬的家庭,每户有1000块的专项补贴。建议家属提前上上海市民政局官网,查查有资质的墓园名单。
挑个合适的墓园
上海的草坪葬墓园各有各的特点。最好去实地转转,看看环境怎么样,多留意草坪养护得好不好、交通方便不方便,还有能不能提供些个性化服务。
备齐要用的材料
办草坪葬,得准备这些材料:逝者的火化证明、经办人的身份证等等、要是想申请补贴,还需提供墓穴证、墓穴购销合同,填写填《上海市节地生态安葬补贴登记表》。
有个事儿得特别记着:按《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》,公墓必须看到火化证明才会卖墓穴,而且严禁转让或者传销骨灰存放的格位。
手续办理:按流程来,保证合法合规
签服务合同
选好墓园后,家属得跟墓园签正式的购销合同,把草坪葬的安葬位置、服务内容、费用标准这些都写清楚。
申请政府补贴
符合条件的上海户籍家庭,可以通过“随申办”平台,或者直接在墓园现场申请补贴。钱会在安葬后30个工作日内打到申请人的银行卡里,具体流程可以看上海市民政局发的《节地生态安葬补贴申请指南》。
定好安葬的时间
墓园一般要求提前1到2周预约安葬仪式。建议避开清明、冬至这些祭扫高峰,挑个天气好的工作日去,家属也能有足够时间把仪式办完。有些墓园会办免费的集体安葬仪式,想了解的话可以上官网或打电话问问具体安排。
安葬仪式:庄重又温情的告别
仪式前的准备工作
当天,家属可以带上逝者的遗像、鲜花——选菊花、百合这种素色的就挺合适,还有少量纪念物品,比如逝者生前喜欢的书、首饰。墓园工作人员会提前把安葬的地方打扫干净,铺上防潮布,检查标识牌是不是完好。
仪式的核心环节
静默追思:大家对着安葬的地方静立3分钟,还能放些轻柔的追思音乐,比如《安魂曲》。家属代表可以读段简短的祭文,回忆回忆逝者的生平。
设置标识:工作人员会在标识牌上刻上逝者的姓名、生卒年月和简短寄语。有些墓园还能提供定制二维码,扫码就能看到逝者的音容笑貌。
后续维护
墓园会负责定期修剪草坪、防治病虫害,到了重要的纪念日,还会发短信提醒家属。要是需要其他服务,可以联系墓园。
草坪葬不光是安葬方式的革新,更是对生命意义的重新理解。它占的土地虽少,却能表达对逝者的尊重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当我们把思念放进这片青青草地,生命的故事,会以另一种形式在风里流传。
沪公网安备 31023002000193号
沪ICP备13037750号-1400-921-0601